“风电齿轮箱榜眼”德力佳冲刺IPO,三一重能双重身份引发市场担忧
经济导报财经研究员 秋风
7月31日,上交所上市委第27次会议将审议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力佳”)的首发申请。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刘建国、孔金凤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公司41.98%的股份。德力佳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8.81亿元,全部投向“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及“汕头市德力佳传动有限公司年产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汕头项目”项目。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德力佳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专注于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风电主齿轮箱。根据QYResearch统计数据,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位列全国第二。不过随着风力发电平价上网政策的推进和国家补贴的取消,以及风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德力佳未来业绩有很大不确定性。财报显示,2024年德力佳营收37.15亿元,同比下滑16.36%;净利润5.34亿元,同比下降15.8%。另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德力佳的研发投入也显得不足。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为1.40%、2.70%和2.73%,不及行业平均水平5.92%的一半。2024年1.01亿元的研发投入,也低于行业平均1.38亿元。核心团队中有三人来自竞争对手南高齿。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公司的两大股东同时为公司的关键客户问题,投资者对公司上市后如何避免“财务造假及利益输送”存在疑虑。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前五大客户贡献超九成收入德力佳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86%、95.92%和94.73%。其中,三一重能和远景能源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和股东。三一重能持股28%,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远景能源通过彬景投资间接持股15.27%,为间接第三大股东。此外,公司与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电气风电等头部风电整机制造商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尽管公司表示客户资源丰富,但其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的风险不容忽视。例如,2024年,由于远景能源自产齿轮箱,其采购金额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德力佳的业绩。此外,金风科技因排产调整导致订单减少,也是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看出,前五大客户的风吹草动,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小的影响。德力佳的财务数据显示,其经营业绩在2024年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08亿元、44.42亿元和37.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亿元、6.34亿元和5.34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6.36%,净利润同比下降15.77%。
2024年,公司风电主齿轮箱的平均单价同比下跌21.32%至23.4万元/MW,尽管毛利率仍维持在24.67%,但未来若无法有效转嫁成本压力,盈利空间可能进一步压缩。此外,2024年末在手订单同比降低54.54%,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36%,显示出公司当前面临的市场压力。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三一重能深度绑定引发投资者担忧德力佳与三一重能之间的关联交易备受关注。三一重能不仅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同时也是持股28%的股东。2022年至2024年,德力佳向三一重能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1亿元、8.62亿元和13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上交所在问询函中曾要求德力佳说明关联交易的定价公允性,并分析未来关联交易金额和占比的变动趋势。另外,公司现任董监高及核心技术团队中多人具有三一重能或远景能源背景,其中3人仍在关联方担任要职。这种“你中有我”的人员安排,也使业务独立性存在很大疑问。值得关注的是,德力佳设立初期,三一重能曾以1元价格将旗下三一增速机转让给德力佳。这种异常交易背后的商业逻辑令人费解。目前,“三一系”旗下已经有三一重工、三一重能、三一国际3家上市公司。若德力佳成功上市,这家由三一重能参与投资设立的公司,将成为“三一系”在资本市场的又一枚落子。不过,三一重能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它与德力佳的关联交易很难让投资者放心,包括交易的真实性以及有无利益输送等方面。市场环境正发生较大变化,新增产能能否顺利消化?德力佳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8.81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和年产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项目。2024年,公司产能为3096台,而上述两个项目合计将新增1800台产能,约占现有产能的58%。
上交所对此提出了明确的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新增产能的必要性、消化能力和潜在风险。公司需证明其具备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新增产能,否则可能面临产能过剩和资产减值的风险。德力佳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威能极、采埃孚、南高齿、杭齿前进、重齿公司、南方宇航、大连重工等。这些企业在风电主齿轮箱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例如,采埃孚累计装机超过180GW,南高齿产品规格涵盖1.5MW-20+MW,杭齿前进、重齿公司等也在各自细分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德力佳虽然在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在面对这些行业巨头的竞争时,仍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壁垒和市场拓展能力,才能维持其领先地位。从市场环境看,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政策意味着风电电价将更加市场化,可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降,从而传导至上游零部件,对德力佳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此外,若其他风电整机厂商效仿远景能源,转向自产自供模式,德力佳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受到挤压。公司需在招股书中详细分析未来单价和销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经营业绩下滑趋势是否已扭转,未来是否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
7月31日,上交所上市委第27次会议将审议德力佳传动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力佳”)的首发申请。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刘建国、孔金凤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公司41.98%的股份。德力佳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本次IPO,公司拟募集资金18.81亿元,全部投向“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及“汕头市德力佳传动有限公司年产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汕头项目”项目。
招股书上会稿显示,德力佳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专注于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核心产品为风电主齿轮箱。根据QYResearch统计数据,2024年,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10.36%,位列全球第三,中国市场占有率16.22%,位列全国第二。不过随着风力发电平价上网政策的推进和国家补贴的取消,以及风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德力佳未来业绩有很大不确定性。财报显示,2024年德力佳营收37.15亿元,同比下滑16.36%;净利润5.34亿元,同比下降15.8%。另外,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德力佳的研发投入也显得不足。2022-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仅为1.40%、2.70%和2.73%,不及行业平均水平5.92%的一半。2024年1.01亿元的研发投入,也低于行业平均1.38亿元。核心团队中有三人来自竞争对手南高齿。市场最为关注的是公司的两大股东同时为公司的关键客户问题,投资者对公司上市后如何避免“财务造假及利益输送”存在疑虑。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前五大客户贡献超九成收入德力佳的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4年),公司向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86%、95.92%和94.73%。其中,三一重能和远景能源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和股东。三一重能持股28%,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远景能源通过彬景投资间接持股15.27%,为间接第三大股东。此外,公司与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电气风电等头部风电整机制造商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尽管公司表示客户资源丰富,但其高度依赖前五大客户的风险不容忽视。例如,2024年,由于远景能源自产齿轮箱,其采购金额大幅下降,直接影响了德力佳的业绩。此外,金风科技因排产调整导致订单减少,也是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看出,前五大客户的风吹草动,都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小的影响。德力佳的财务数据显示,其经营业绩在2024年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1.08亿元、44.42亿元和37.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0亿元、6.34亿元和5.34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6.36%,净利润同比下降15.77%。
2024年,公司风电主齿轮箱的平均单价同比下跌21.32%至23.4万元/MW,尽管毛利率仍维持在24.67%,但未来若无法有效转嫁成本压力,盈利空间可能进一步压缩。此外,2024年末在手订单同比降低54.54%,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36%,显示出公司当前面临的市场压力。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三一重能深度绑定引发投资者担忧德力佳与三一重能之间的关联交易备受关注。三一重能不仅是公司的重要客户,同时也是持股28%的股东。2022年至2024年,德力佳向三一重能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81亿元、8.62亿元和13亿元,呈持续增长趋势。上交所在问询函中曾要求德力佳说明关联交易的定价公允性,并分析未来关联交易金额和占比的变动趋势。另外,公司现任董监高及核心技术团队中多人具有三一重能或远景能源背景,其中3人仍在关联方担任要职。这种“你中有我”的人员安排,也使业务独立性存在很大疑问。值得关注的是,德力佳设立初期,三一重能曾以1元价格将旗下三一增速机转让给德力佳。这种异常交易背后的商业逻辑令人费解。目前,“三一系”旗下已经有三一重工、三一重能、三一国际3家上市公司。若德力佳成功上市,这家由三一重能参与投资设立的公司,将成为“三一系”在资本市场的又一枚落子。不过,三一重能既是大股东,又是大客户,它与德力佳的关联交易很难让投资者放心,包括交易的真实性以及有无利益输送等方面。市场环境正发生较大变化,新增产能能否顺利消化?德力佳此次IPO计划募集资金18.81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和年产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项目。2024年,公司产能为3096台,而上述两个项目合计将新增1800台产能,约占现有产能的58%。
上交所对此提出了明确的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新增产能的必要性、消化能力和潜在风险。公司需证明其具备足够的市场需求支撑新增产能,否则可能面临产能过剩和资产减值的风险。德力佳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威能极、采埃孚、南高齿、杭齿前进、重齿公司、南方宇航、大连重工等。这些企业在风电主齿轮箱领域均具有较强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例如,采埃孚累计装机超过180GW,南高齿产品规格涵盖1.5MW-20+MW,杭齿前进、重齿公司等也在各自细分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德力佳虽然在全球和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但在面对这些行业巨头的竞争时,仍需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壁垒和市场拓展能力,才能维持其领先地位。从市场环境看,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一政策意味着风电电价将更加市场化,可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降,从而传导至上游零部件,对德力佳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此外,若其他风电整机厂商效仿远景能源,转向自产自供模式,德力佳的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受到挤压。公司需在招股书中详细分析未来单价和销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经营业绩下滑趋势是否已扭转,未来是否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