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监管要求,自2017年11月起实施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即“录音录像”,以下简称“双录”)以来,保险公司代理人与保险消费者经历了从初期不适应到普遍接受的过程。这一举措是保险行业规范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保障消费者权益具有实质意义。截至2025年8月,双录已运行近8年,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在实践中识别出若干操作风险。金融保险消费者需充分认知并规避此类风险,以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现就双录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风险事项提示如下:  

一、明晰双录的目的与必要性

双录的核心目的在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确保销售过程透明合规,并非形式化流程。投保时应主动配合双录,避免将其视为时间负担,而应视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环节。

消费者风险警示:若敷衍对待双录过程,可能导致您对所购保险产品的关键信息(如保障范围、责任免除等)认知不足,进而影响后续理赔或退保权益。  

二、严格履行消费者独立操作义务

保险消费者须亲自完成以下关键步骤,严禁代理人代为操作:亲笔在单证上签字、亲笔抄录风险提示语句(例如:“本人已阅读保险条款,充分理解产品内容及风险”)。独立回答健康告知、缴费期限、保险期间等核心问题。确认所有信息由本人操作完成。

消费者风险警示:代理人代操作可能导致保单效力瑕疵(例如,因健康告知不实引发拒赔),甚至依据《保险法》第十六条导致合同解除风险。

三、主动确认产品核心风险点

针对所购保险产品的关键条款,消费者需主动核实并确保理解。双录中将提示以下内容等:“请确认您已清楚了解以下信息:保险期间(本产品保障至XX岁/终身);犹豫期(自签收合同次日起XX日内可无条件退保,超期退保将产生损失);退保损失(保险合同早期退保时,现金价值可能低于已交保费);免责条款(因XX原因导致的疾病、身故等情形不在保障范围内)。”若对上述内容存在疑问,应立即要求代理人详细解释,切勿盲目确认。

消费者风险警示:未充分理解条款可能导致产品错配、退保本金损失,或理赔时因免责条款触发拒赔。

四、严防个人信息安全风险

双录过程中,请特别注意:严禁向代理人提供平安金管家APP登录密码或允许其代为登录;如遇代理人索要密码,应立即终止双录流程并举报。

消费者风险警示:泄露账户密码可能导致资金被盗用(例如,他人冒用身份办理保单贷款或质押),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此类行为涉嫌违法。

五、违规操作识别与举报机制

作为保险消费者,您有权拒绝任何违规行为:若发现代理人存在代签字、诱导性提问、实际双录资格人未出镜等问题,应立即终止双录;重新确认流程合规后,方可继续操作;发现违规行为,可拨打平安人寿客服热线95511实名举报,公司将依法处理。

消费者风险警示:双录是维护权益的法定证据,识别并抵制违规操作可避免后续纠纷,确保销售行为合法合规。

综上,双录是保险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核心机制,请务必全程认真参与。操作中请恪守:

“三不原则”:不接受他人代操作、不泄露账户密码、不盲从诱导性提示;

“两确认”:确认已完全理解保险条款内容、确认所有操作均由本人独立完成。 

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将持续优化双录流程,切实履行消费者保护责任。若您对双录有任何疑问,请通过官方渠道咨询,切勿轻信非正规指引。 

(供稿:平安人寿云南分公司两核品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