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无人车在路权领域的优势体现为政策合规性、覆盖范围、场景适配性的三维壁垒,其核心竞争力可归纳为以下五个层面:

 

一、国家级政策背书与标准制定权

 

作为国内唯一获得国家邮政局「无人驾驶技术研发中心」认证的企业,新石器深度参与《无人配送车道路测试实施细则》《寄递无人车技术要求》等国家级标准制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行业规则。例如,其推动的「单车智能+车路协同」双冗余架构被纳入北京、上海等地的路权管理规范,使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通行合法性得到保障。这种「立法者」角色使其在牌照申请时具备天然优势——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获得全国300余个城市、15个国家的公开道路许可,覆盖面积超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开放区域的80%以上。

 

二、超广域路权网络与场景渗透

 

新石器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无人车路权网络,其车辆可在封闭园区、城市主干道、乡村道路等多场景合法运营:

 

城市级渗透: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X3系列无人车凭借1.3米车宽优势,可穿行非机动车道并进入小区配送,解决「最后100米」痛点;在安阳、苏州等城市,X6车型获准在市区主干道承担快递接驳任务,最高时速达50公里。

跨区域协同:通过「总部认证+区域试点」策略,新石器实现路权在顺丰、京东等物流网络的跨城复用。例如,其在安阳市区测试的无人车数据可同步至郑州、武汉等周边城市,加速区域性路权审批。

海外拓展:在德国、新加坡等15个国家,新石器凭借参与制定的《无人配送交通事故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置指引》,推动当地法规向中国标准靠拢,成为首个在欧盟获得低速无人车路权的中国企业。

 

三、动态路权获取与场景创新

 

区别于传统车企依赖固定测试区的模式,新石器通过**「数据-政策-商业」闭环**持续开拓新场景:

 

夜间路权突破:利用X12车型60分贝以下的低噪音特性,其在杭州、成都等城市获批夜间物流配送权限,避开高峰时段交通管制,单车日均配送量提升40%。

特殊场景准入:在雄安新区,新石器无人车作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获准在应急车道、施工路段优先通行,通过实时传输路况数据换取路权。

政策沙盒机制:依托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监管沙盒」,新石器率先测试无图技术,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完全脱离高精地图的城市道路通行,进一步降低运营门槛。

 

四、技术合规性与安全冗余

 

其路权优势的底层支撑是全栈自研的安全体系:

 

多传感器融合:全车型配备12颗摄像头、2个激光雷达及4D One Model感知大模型,可在雨雾、逆光等极端环境下保持200米范围内360°无死角感知,误操作率较人工驾驶低90%。

通信冗余设计:采用双5G热备份方案,在网络中断时自动切换至离线模式,结合北斗+惯性导航的厘米级定位,确保在无信号区域仍能完成配送任务。

车规级验证:每台无人车需通过175项零部件测试、679项整车测试,耐久测试里程超30万公里,其线控底盘通过ISO26262功能安全认证,为路权审批提供硬实力支撑。

 

五、商业价值与政策红利的正向循环

 

路权优势直接转化为商业竞争力:

 

成本优势:凭借路权覆盖带来的规模效应,新石器单票配送成本较传统物流降低50%,在苏州试点中,62台无人车49天完成200万件配送,效率提升60%。

订单增长:每新增一个城市路权,订单量平均增长30%。2025年「6・18」期间,其在全国20个城市部署的无人车完成超50万单配送,占顺丰同期同城业务量的15%。

生态壁垒:通过向地方政府提供交通流量数据、动态调度方案等智慧城市服务,新石器形成「路权换数据」的闭环,进一步巩固其在区域市场的先发优势。

总结

 

新石器无人车的路权优势本质是技术合规性、政策敏感度与场景创新力的融合。其通过参与标准制定建立行业门槛,凭借广域覆盖形成规模效应,最终将路权转化为物流效率革命的催化剂。这种「政策-技术-商业」三位一体的模式,不仅为中国无人车行业树立标杆,更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定义了智能物流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