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开学,不法分子也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开工”,部分网贷平台以“零门槛、低利率、快速到账”为噱头,通过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诱导在校大学生过度消费、盲目借贷。

大学生群体由于消费观念不够成熟,对互联网消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足,在未充分了解贷款平台和贷款合同条款的情况下,轻易借款,使自身陷入债务困境,面临高利贷风险。部分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遭受非法催收,甚至引发系列恶性事件,严重扰乱校园环境和市场环境,危害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案例:“零首付”分期购手机,债务雪球越滚越大(案例来源:“武陟公安”微信公众号)

小王是某高校大学生,父母给的生活费让他总觉得捉襟见肘。看着身边同学用最新款手机、穿名牌球鞋,他心里很是羡慕。一次偶然的机会,小王看到校园内张贴的 “零首付”“低利息”分期购买手机的广告,心动不已。他想着无需立刻支付高额费用就能拥有新款手机,便与广告中的网贷平台取得联系,对方告诉他无需首付,只要按期还款就能获得新手机,小王得知确有此事一时被兴奋冲昏了头脑,随即与网贷平台草草签订了分期合同。起初,每月还款看似压力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小王发现合同中隐藏着高额利息和各种名目的手续费。由于一次逾期还款,网贷平台按照合同规定,大幅提高了利率,还收取了高额的逾期违约金。短短几个月,原本几千元的手机贷款,竟滚到了近两万元。由于小王无力偿还,网贷平台开始频繁骚扰他,甚至威胁要将其欠款信息告知学校和家长,小王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与恐惧之中。

如上案例,校园贷常见“套路”深度解析:

低息诱饵,暗藏高额利息与手续费。许多校园贷平台以“低息”、“零首付”等为噱头吸引大学生。他们在宣传时,只强调表面上的零首付、低利率,却在合同中通过复杂的条款设置,暗藏高额利息和各种手续费,如平台服务费、管理费等。这些额外费用往往在大学生签订合同时被忽略,等到还款时才发现债务远超预期。

设置苛刻还款条件,故意制造违约。网贷平台会在合同中设置极为苛刻的还款条件,如还款时间精确到具体日期和时刻,稍有延迟便认定为违约。同时,对于逾期还款的违约金设置极高,且计算方式复杂。部分平台甚至故意在还款流程上设置障碍,如还款渠道不畅通、客服电话打不通等,导致大学生因客观原因无法按时还款,进而陷入违约困境。一旦违约,平台便会以各种理由大幅提高利率,利滚利之下,债务迅速膨胀。

诱导学生签订 “阴阳合同” 或 “空白合同”。不法网贷平台会诱导大学生签订 “阴阳合同”,即一份对外展示的合同显示正常的借款金额和利息,而实际执行的是另一份隐藏着高额利息、手续费等不合理条款的合同。还有些平台让学生签订 “空白合同”,在学生签字后,自行填写不利于学生的合同内容。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在未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的情况下就签字,从而陷入合同陷阱,为后续的债务纠纷埋下隐患。

暴力催收,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当大学生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网贷平台的暴力催收手段便接踵而至。他们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辱骂、威胁、恐吓,甚至骚扰学生的家人、朋友和老师。有的催收人员还会采取上门堵截、张贴大字报等极端手段,严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等合法权益,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部分学生甚至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更有甚者,不堪其扰而选择轻生。

那么,如何防范校园贷风险呢?

增强法律意识,学习金融知识

大学生应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与借贷、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金融理财技巧,提高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金融知识讲座、法律普及课程等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陷入校园贷陷阱。

树立正确消费观,理性消费

大学生要摒弃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合理安排生活费用,不盲目追求名牌、奢侈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充分考虑自身需求和实际支付能力,避免因虚荣心理而陷入不必要的债务困境。若遇到资金困难,应优先向家长、学校寻求帮助,而非轻易选择网贷。

谨慎签订合同,仔细阅读条款

在涉及任何借贷或合同签订事项时,大学生务必保持高度警惕。认真阅读合同的每一项条款,特别是关于借款金额、利息计算方式、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关键内容。如有不理解或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向学校的法律老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咨询,切勿在不明条款含义的情况下随意签字。对于来路不明的合同或口头承诺,坚决予以拒绝。

遭遇非法催收,及时寻求帮助

如果不幸遭遇校园贷平台的非法催收,大学生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如通话录音、短信截图、催收人员的照片等。然后,向学校保卫处、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同时,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

校园贷的危害不容小觑,它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希望通过以上内容,广大大学生能够认清校园贷“套路”,增强防范意识,远离校园贷。同时,中荷人寿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校园贷问题,共同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让他们能够安心学习,放心追逐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