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8年屡次被罚,苏商银行如何破局
7月初,金融监管总局江苏监管局披露的罚单信息显示,江苏苏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商银行”)由于存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EAST数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0万元。
这已经不是苏商银行第一次被罚款,成立8年,近年来屡吃罚单,合规问题频现,投诉增多,逐渐暴露其内容管控问题。
01屡吃罚单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竞争,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民营银行的设立。
2017年,由苏宁集团联合江苏省内6家大型民营企业共同发起并经过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苏宁银行”。注册资本达到20亿元人民币,定位服务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普通消费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4年3月,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审查批准,“苏宁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商银行”。
这家由苏宁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内首家民营企业控股银行,自2017年7月获得银监会批准至今已走过8年发展历程。从去年开始频繁被大额罚款。
最近的一次,7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披露罚单显示,苏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EAST数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0万元。
近年来,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监管数据的整体治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机制,虽因EAST数据质量出现问题被罚的金融机构不在少数。但苏商银行作为一家科技含量较高的民营银行,此次被罚仍值得反思。
倒回一年前,2024年8月,苏商银行因存在违反存款计结息规则吸收存款、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互联网贷款授信额度超过监管限额等七项违规行为,被罚没合计金额366.7816万元。
这张罚单也是自苏商银行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张罚单,而罚单披露的违规行为,大多都发生在存贷款业务领域。
尤其是贷款业务方面,苏商银行被发现的违规行为有互联网贷款授信额度超过监管限额、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
存款业务方面则是违反存款计结息规则吸收存款,此外还有银票业务保证金来源审核不到位、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审批两项其他业务违规。
针对该次罚单,苏商银行做出回应表示,处罚所涉及的事项都发生在2021年以前,已经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问题整改。
实际上,在该次处罚中,以行长王景斌为首的6名中高级管理作为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5万元-23万元不等的罚款。而目前,王景斌仍是苏商银行行长。
02频繁被投诉
除了监管单位的处罚外,苏商银行的经营和服务问题也频繁遭受消费者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有关苏商银行的投诉大约1746条。
最近的一次投诉显示,客户因短期资金困难逾期后主动联系客服表明还款意愿后,苏商银行仍“暴力”催收。文轩财经浏览苏商银行上千条投诉内容中,其中不乏多条有关“暴力”催收的投诉内容。
在业务合规方面,苏商银行被投诉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今年4月,有客户投诉称,在平台申请13000元消费借款,渠道方为易得花,放款方为苏商银行,借款时平台未显示担保费,到账后查看账单才发现总还款金额高达17660.28元,经计算利率高达35.4%,远超国家规定的24%。
此外,今年2月,苏商银行还被指贷款产品捆绑销售信用评估费,借款过程中未披露还本付息安排、费用明细以及咨询投诉渠道,严重违反金融行业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尽管部分投诉得到处理,但客户满意度并不高。
多项投诉也暴露出苏商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尤其在注重客户服务和体验方面有待改进,长此以往不仅影响银行口碑更影响银行业务发展。
03不良贷款率连年上涨
在产品布局上,苏商银行聚焦微商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支付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六大核心业务,力争成为“长三角核心区普惠金融客群最多、Fintech应用最多、具有领先优势的专精特新数字银行”。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苏商银行在19家民银企业中,净利润和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三,仅次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末,苏商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22%、10.23%。2025年上半年,两项指标继续保持10%以上同比增长。
看起来苏商银行的营业数据全线上扬形势一片大好,但具体来看,苏商银行也同目前大部分银行一样,面临着持续走高的不良贷款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苏商银行不良率为1.17%,相较于2022年的0.99%,大幅提升了0.1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也高于2021年1.01%的不良率水平。到了2024年,苏商银行的不良率再次攀升至1.18%。
虽然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来看苏商银行的数据并不算高,但持续攀升的不良贷款率对未来的发展来讲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原本,在苏宁易购出现暴雷危机之前,苏商银行提前未雨绸缪更名换姓,以此摆脱大股东资金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从现实经营情况来看,苏商银行要想发展得更加平稳,并不仅仅和名字有关系。
从“苏宁银行”到“苏商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日趋增多的投诉始终是其发展路上最大的阻力。苏商银行更需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及加强业务的合规性,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客户
这已经不是苏商银行第一次被罚款,成立8年,近年来屡吃罚单,合规问题频现,投诉增多,逐渐暴露其内容管控问题。
01屡吃罚单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竞争,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动民营银行的设立。
2017年,由苏宁集团联合江苏省内6家大型民营企业共同发起并经过中国银保监会批准设立“苏宁银行”。注册资本达到20亿元人民币,定位服务于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普通消费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24年3月,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审查批准,“苏宁银行”正式更名为“苏商银行”。
这家由苏宁集团牵头成立的国内首家民营企业控股银行,自2017年7月获得银监会批准至今已走过8年发展历程。从去年开始频繁被大额罚款。
最近的一次,7月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披露罚单显示,苏商银行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审慎、EAST数据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0万元。
近年来,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监管数据的整体治理水平和质量控制机制,虽因EAST数据质量出现问题被罚的金融机构不在少数。但苏商银行作为一家科技含量较高的民营银行,此次被罚仍值得反思。
倒回一年前,2024年8月,苏商银行因存在违反存款计结息规则吸收存款、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互联网贷款授信额度超过监管限额等七项违规行为,被罚没合计金额366.7816万元。
这张罚单也是自苏商银行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张罚单,而罚单披露的违规行为,大多都发生在存贷款业务领域。
尤其是贷款业务方面,苏商银行被发现的违规行为有互联网贷款授信额度超过监管限额、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个人经营性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
存款业务方面则是违反存款计结息规则吸收存款,此外还有银票业务保证金来源审核不到位、关联交易未按规定审批两项其他业务违规。
针对该次罚单,苏商银行做出回应表示,处罚所涉及的事项都发生在2021年以前,已经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问题整改。
实际上,在该次处罚中,以行长王景斌为首的6名中高级管理作为相关责任人,分别被处以5万元-23万元不等的罚款。而目前,王景斌仍是苏商银行行长。
02频繁被投诉
除了监管单位的处罚外,苏商银行的经营和服务问题也频繁遭受消费者投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中,有关苏商银行的投诉大约1746条。
最近的一次投诉显示,客户因短期资金困难逾期后主动联系客服表明还款意愿后,苏商银行仍“暴力”催收。文轩财经浏览苏商银行上千条投诉内容中,其中不乏多条有关“暴力”催收的投诉内容。
在业务合规方面,苏商银行被投诉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今年4月,有客户投诉称,在平台申请13000元消费借款,渠道方为易得花,放款方为苏商银行,借款时平台未显示担保费,到账后查看账单才发现总还款金额高达17660.28元,经计算利率高达35.4%,远超国家规定的24%。
此外,今年2月,苏商银行还被指贷款产品捆绑销售信用评估费,借款过程中未披露还本付息安排、费用明细以及咨询投诉渠道,严重违反金融行业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尽管部分投诉得到处理,但客户满意度并不高。
多项投诉也暴露出苏商银行内部管理问题,尤其在注重客户服务和体验方面有待改进,长此以往不仅影响银行口碑更影响银行业务发展。
03不良贷款率连年上涨
在产品布局上,苏商银行聚焦微商金融、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支付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等六大核心业务,力争成为“长三角核心区普惠金融客群最多、Fintech应用最多、具有领先优势的专精特新数字银行”。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4年苏商银行在19家民银企业中,净利润和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三,仅次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末,苏商银行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1.22%、10.23%。2025年上半年,两项指标继续保持10%以上同比增长。
看起来苏商银行的营业数据全线上扬形势一片大好,但具体来看,苏商银行也同目前大部分银行一样,面临着持续走高的不良贷款率。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苏商银行不良率为1.17%,相较于2022年的0.99%,大幅提升了0.1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也高于2021年1.01%的不良率水平。到了2024年,苏商银行的不良率再次攀升至1.18%。
虽然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来看苏商银行的数据并不算高,但持续攀升的不良贷款率对未来的发展来讲一定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原本,在苏宁易购出现暴雷危机之前,苏商银行提前未雨绸缪更名换姓,以此摆脱大股东资金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从现实经营情况来看,苏商银行要想发展得更加平稳,并不仅仅和名字有关系。
从“苏宁银行”到“苏商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日趋增多的投诉始终是其发展路上最大的阻力。苏商银行更需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及加强业务的合规性,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客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