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5年复发率超30%?如何预防卒中二次复发记好这几点!
在当今的医疗健康领域,卒中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卒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脏疾病,跃居为第一位死亡病因。然而,现实情况是,卒中患者和家属往往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急性期的治疗上,而对后期二次卒中的预防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深入研究卒中二次复发的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量基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平台的数据表明,我国卒中患者面临着极高的二次复发风险。具体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者在第1年的复发率高达17.7%,5年累积复发率在30%以上。二次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复发患者的2.67倍,其致残或死亡风险更是未复发患者的10倍。这些精确的数据充分凸显了卒中二次复发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为了实现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改善症状、防止疾病进展、改善预后和防止复发,临床要求医师在卒中患者发病后尽早指导其进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针对可干预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此来降低卒中患者二次复发的风险,以下几点预防措施是关键。
首先是心理健康干预,相关研究显示,罹患卒中后约50%的患者会发生卒中后抑郁。这种心理状况不仅会对患者肢体、认知和语言等功能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因此,卒中患者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寻求医护人员的专业帮助,使患者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二点就是需要规范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自行停药的情况,而往往停药后卒中就会复发。各国的相关指南均明确指出,规范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复发风险、改善临床预后。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服用才能达到长期预防的效果;另外,丁苯酞作为指南推荐的改善脑侧支循环的药物,服用丁苯酞的患者需要坚持序贯治疗,即遵医嘱坚持服药三个月,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三高”患者,还需要按照医嘱服用相关的降压、降糖和降脂等药物。第三点就是关于生活方式的重塑,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可能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以及体重增加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增加卒中患者二次复发的几率。因此,卒中患者应合理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多食用水果蔬菜。同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第四点是适度运动康复,国内外的相关指南均建议,所有卒中患者在发病后48小时内尽早开始适度的床外活动,活动应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并坚持功能锻炼。患者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运动前应有5 - 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且应在饭后1 - 2小时进行,每周至少进行3次。而对于高危患者(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则需根据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方案,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案。除了上述预防措施外,戒烟戒酒,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并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也是预防卒中复发的有效措施。
在卒中二次复发的预防过程中,家属和患者都应积极参与,与医生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家属和患者需要共同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随访,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及生活方式;二是具备早期预警意识,能够识别复发征兆,如突发头痛、肢体无力等;三是保持长期的依从性,避免擅自停药或忽视健康管理。卒中复发的防控工作需要贯穿于整个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应从各个方面进行预防干预以及指导协同,来降低卒中二次复发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