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曾光谈基于知识的分享(KBS)理念:AI时代组织发展的秘籍
主持人:曾总您好,最近清图数据提出的“基于知识的分享(Knowledge-Based Sharing)”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您能谈谈这一理念的由来吗?
曾光:“基于知识的分享”理念本身来自于我一个有趣的个人“分享”的经历,但是我们重视它是因为清图数据在自身商业环境中洞察到,随着AI时代知识获取和运行的成本显著降低,企业生存逻辑已根本地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正在从资源占有的多少转化为知识运行的效率。2025年是AI技术从“工具属性”向“生态重构”跃迁的转折年,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特别是在数字化平台分享行为成为常态的今天,人们不自觉地快速消化和利用知识,社会也步入“获取、传播、运用”知识的新纪元。这就是我们所说知识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时代开始于分享的原因。
主持人:您如何定义“基于知识的分享(Knowledge-Based Sharing)”?它与传统知识管理有何本质区别?
曾光:传统知识管理是“建水库”,而KBS是构建“活水循环系统”。在人工智能全面影响社会的时代,知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静态资源,而是动态流动的生态网络,每个员工既是水源又是渠道。这样说有些抽象,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当你运用人工智能帮你工作的同时,你的知识也与AI平台分享了,你一定会有所感觉。
人们能够快速、深入地获取和学习知识,并自发地围绕这些知识进行广泛的分享,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应用体验,更代表了一种新时代,也就是AI时代的互动价值观。基于知识的分享将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AI、人与组织和社会之间的互动方式及其功能。如果企业以知识分享为核心,优化业务和运营模式,就会逐步形成知识自治型组织。我很喜欢陈春花老师提出的数字时代的企业共生,如果企业坚持KBS理念,那么在融合发展中就将进入一种与智能体共生的企业生存状态,这种数据驱动的分布式决策正好符合陈老师提出的企业共生的理念。
主持人:KBS对企业竞争力有何具体价值?
曾光:KBS是企业重构核心竞争力的利器,能全方位赋能企业发展,无论是发展产品与客户、产业链生态建设,还是推动企业变革、提升管理、激发组织活力等等,都应该围绕知识来展开。过去我们谈知识管理和知识工程成本太高,现在有了AI,抓住知识分享这个环节,微观上就能盘活企业知识库的价值,看远一点能够以知识链接自己的生态圈。
主持人:清图数据提出的人机共创范式很有意思,能展开讲讲吗?
曾光:我们倡导企业践行KBS的人机共创范式:(P+AI)^KBS。公式中P是人类员工,AI指AI智能体类协同工具。这是人类工作方式的变革,即人类完成创造性决定性的工作,AI则辅助完成重复性的工作。如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人做到“有知识,用AI,做分享”,将意味着个人的工作效率、组织的进化与企业的生产力将得到指数级的提升。而这里请注意,具体这个指数是多少,它取决于“分享”做得好不好。
主持人:您提到KBS属于全社会,这对企业和社会意味着什么?
曾光:知识是全人类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深知没有人可以独自掌握所有的答案。因为开放,Deepseek在这一轮就跑到了OpenAI的前头。社会与商业是一个共同体,企业组织不能只单纯地追求技术的领先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要关注在AI这一历史性的科技变革中,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什么。分享是人类的天性,KBS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寓意于趣",就是在社会整体快速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让每一个个体也获得分享的乐趣。这多多少少在技术圈人工智能统治未来世界的悲观论调中照进一缕人文关怀的阳光吧。
主持人:清图数据未来在KBS领域有哪些具体计划?
曾光: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清图数据在清华生态中获益良多,其中最重要在于体系性分析,思考企业组织如何应对技术带来的未知。KBS理念的提出,既是激发更多的商业探索,也是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让我们能理解和应对当下的组织变革和挑战。 网络时代,人们常说商业竞争没有了赛场;数据时代,竞争升级看不到对手;那么AI时代似乎连明确的规则都模糊了。KBS理念的本质是知行合一,它让我们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竞赛中起码可以保有一个确定的姿态。从此刻起的未来,清图数据将秉持开放协作精神,携手各界伙伴深挖知识分享的潜能。我们热忱邀请政产学研及有兴趣愿意分享的个人共同投身KBS实践,分享洞察与经验,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让KBS理念落地生根,共同构建一个更加智慧、更加协作、更加美好的智能社会。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