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康基唯精自主研发的四臂多孔腹腔镜手术机器人SR01-200正式获批上市。该产品凭借其充分的临床试验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覆盖多科室的适应症布局,以及与微创外科行业龙头康基医疗的深度协同优势,被视为打破进口垄断、开启国产替代新纪元的重要力量,将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手术机器人增长极之一。

从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腔镜手术

发展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以解决临床急需

在全球医疗技术蓬勃革新的浪潮中,微创手术的发展始终笃定了 “创伤最小化、疗效最优化” 这一核心追求。腔镜微创手术作为现代外科的重要突破,凭借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势革新了传统手术模式。如今,手术机器人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三维高清视野、精准灵活的机械臂操作和智能化的手术平台,将微创外科推向智能化新高度。

手术机器人系统不仅完美继承了腔镜手术的微创特性,更突破了人类操作的生理局限,为医生探索了更大的手术边界,持续引领微创外科向更精细、更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治愈更多疾病、获得更高疗效提供了可及性。

近期,《外科年鉴》发表了一项关于七种肿瘤外科手术30天术后结果的荟萃分析,对比了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的效果,纳入了过去12年间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队列研究和数据库研究。研究显示,机器人手术具有更低的术中转换率、更少的失血量和输血需求,以及更低的再入院率和再手术率,同时还能显著缩短术后30天的住院时间。通过多项真实数据,清晰地验证了机器人手术为患者带来的长期临床获益显著。【1】

康基唯精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SR01-200获批前已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多科室临床试验,顺利开展泌尿外科、普外科、妇科典型术式,唯精医疗总经理潘博表示:“提供更可靠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是我们研发的主要目标,此次上市版本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可提供三维高清视觉、更强的灵活性、更大的活动范围、更精准的控制能力,可过滤震颤,在出血量和缩短手术时间方面也展现出显著的临床获益。”

勇摘医疗器械皇冠明珠,抢占千亿赛道

推动手术机器人重构现代外科医疗体系

手术机器人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明珠”,而腔镜机器人则是其中商业化价值极高的细分赛道。在国产手术机器人快速迭代发展的浪潮中,尽管目前我国手术机器人在医疗机构中的渗透率仍处于早期爬坡阶段,但微创机器人手术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量/腔镜手术总量)达15.5%,中国腔镜机器人渗透率不足1%,理论需求缺口超2万台。根据Markets & Markets的分析报告,2024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11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5%。而仅腔镜和骨科两个细分领域便占据了手术机器人市场 80% 左右的份额,腔镜占比更是在 60%以上。

随着国家卫健委《“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落地,新增559台腔镜机器人配置证加速审批,配额量大幅增加,带来了市场容量扩增的机会,且配置证向国产倾斜。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及官方宣传渠道显示,2024年达芬奇中标量46台,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招标数量总和52台,首次超越进口。

“临床+产业+政策”三维势能的驱动下,未来三到五年,将是国产机器人企业抢占进口替代市场机遇的关键窗口期,这也标志着行业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发展阶段。康基唯精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SR01-200的上市将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可靠、可及的选择,加速国产化进程。

响应式创新+深度临床资源

强强联合构建腔镜机器人新生态护城河

平台化是应对临床复杂场景的核心策略。手术机器人需兼容主流器械,并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康基医疗与唯精医疗通过深度融合打造的“设备+器械+耗材+手术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外科手术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作为国内微创外科领域的头部企业,康基医疗不仅拥有完整的手术器械管线及成熟、可靠的生产供应链,近年来更是前瞻性地布局手术机器人赛道,战略性投资唯精医疗并与其形成深度合作,持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其"高端器械+智能设备"双轮驱动的产业版图,进一步夯实其在微创外科行业的优势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唯精医疗凭借深厚的科研基因与康基形成战略互补——这支由哈工大核心技术团队领衔、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挂帅的研发力量,不仅是国内最早深耕微创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团队,更是唯一连续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科技部"863"计划及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的攻坚力量。双方通过"系统-耗材-临床"的立体化协同,构建起从技术创新到商业转化的完整闭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微创器械创新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陈鸣宇教授针对当前行业RAS医生数量问题提到,“医生培训需要时间去解决,腔镜微创手术的培训跨度长达10年时间,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普及更需要厂商们携手推进培训。”唯精医疗与微创器械国家工程中心正在筹备建设培训中心。

目前,唯精医疗正规划与全国顶尖三甲医院合作共建培训中心,预计2025年落地建设10家左右培训中心,年培养医生将超百名。

打造技术差异化壁垒

康基唯精腔镜手术机器人重新定义精准手术

这款腔镜手术机器人创新搭载沉浸式三维双目4K显示方案,深度还原人体解剖结构与空间层次,为术者提供媲美开放手术的立体视野,配合10档可调图像放大功能,系统可在宏观组织定位与微观血管缝合间无缝切换,精准匹配不同术式需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光学内窥镜方案采用目前行业最细镜体设计,不仅支持实现穿刺器通配,也能提升术中操作的灵活性。

针对传统腔镜手术的操控较僵硬、易疲劳等痛点,该款机器人通过重力补偿、柔顺控制、抖动滤波、时延控制、运动意图预测等关键技术算法,使主从操作呈现"手眼一致"的丝滑感。硬件方面,主手的冗余设计拓展了机械臂与术者双手的活动空间,减少发生术中碰撞的可能性,纤薄轻巧的术中关节,提高了实时响应速度,操作更灵活、可靠。与之匹配的轻量化医生控制台通过紧凑设计,支持多场景灵活部署,显著优化手术室空间利用率。

基于对临床需求的深入洞察,康基医疗与唯精医疗深度整合双方研发实力,以临床痛点为导向,让技术创新精准发力,构建完整的机器人生态。在研的一系列创新手术器械中,机器人用彭氏电刀具有切割、凝血、冲洗、吸引多种功能,打造了更具差异化的产品方案。通过这种深度医工融合的研发方式,临床反馈可以直驱技术升级。

通过医工融合的方式,唯精手术机器人获得了诸多临床认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恭会教授就曾这样评价:“唯精手术机器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主从控制精准,术中无卡顿,感受不到延时;第二,机械臂布置与构型合理,术中不会发生碰撞,手术操作流畅;第三,控制算法先进,手术器械能够完美复现术者手部操作,在吻合等精细化操作方面优势明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陈学军主任也提到:“唯精手术机器人在手术中能提供高清、逼真的视野,血管纹理清晰可见;器械灵活度很高,能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临床要求。”

政策赋能国产崛起

开启手术机器人可靠、可及的普惠时代

政策的支持为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崛起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审批流程的简化和配置证政策的放宽,更具有性价比的国产手术机器人将逐步从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下沉至更广阔的疆域,开启普惠医疗时代。在政策导向、技术革新与临床需求的多重驱动下,康基与唯精携手合作,正以“安全、可靠、可及”为核心愿景,推动高端技术逐步普惠化,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可靠、更可及的手术解决方案。

唯精医疗副总经理周官山说到,「‘达芬奇’的客户定位是顶级大三甲医院,与之不同,国产手术机器人有着更为广阔的下沉市场空间,有望普及至地级市三甲医院乃至二甲医院。就像传统腔镜手术在中国的发展一样,随着配置证的放宽,大胆预测,未来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可能达到甚至超越腔镜手术的普及程度。」

参考文献:

【1】Ricciardi R, Seshadri-Kreaden U, Yankovsky A, et al. The COMPARE Study: Comparing perioperative outcomes of oncologic minimally invasive laparoscopic, da Vinci robotic, and open procedur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vidence. Ann Surg. Published online 2023. doi:10.1097/SLA.00000000000006572